贯河环绕的织金古城
丁宝桢的故乡织金县,位于贵州省中部偏西的乌蒙高原,地处乌江上游。原名比那(喇),为彝语地名,康熙四年(1665年)以汉语命名“平远”,1914年改为“织金”,沿用至今。
织金山水灵秀天成,历史文化厚重悠远,民族风情浓郁独特,有着“溶洞王国、宝桢故里、竹荪之乡、百泉古镇”等美誉。
凤西书院
坐落于织金县城贯城河边的凤西书院,始建于清朝初年,是县内最早的办学场所之一,培育了许多织金名士豪杰,丁宝桢曾在此讲学。书院占地1800余平方米,主殿便是丁宝桢陈列馆。
丁宝桢陈列馆
丁宝桢塑像
走进陈列馆,正中是丁宝桢塑像,塑像两边的对联“平远奇男抚东督川勇于任事惩恶扬善一身正气,晚清重臣爱国为民睿智超群廉洁奉公两袖清风”,概括了丁宝桢一生的品德功绩。气宇轩昂的塑像,书写着“高山仰止”的横匾,令人肃然起敬。陈列馆共五个展区,展示了丁宝桢的生平事迹和主要功绩,再现了丁宝桢作为一代名臣的卓越人生和高尚品德。
织金是贵州省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,文化底蕴厚重。县城有文物古迹74处,其中颇为著名的有“四庵”“四阁”“四寺”“四祠”“八大庙”,多系清代乾隆时期建筑。财神庙、东山寺、奎阁等25处文物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财神庙夜景
位于凤西书院南面大街上的财神庙,始建于明末清初,重建于乾隆四十八年。财神庙的建筑特征充分体现了彝族传统文化特色,整个建筑就像一头坐着的老虎,主色调红黑相间,屋脊、翼角、铜铃都是九的倍数。黑、红是彝族民俗中最常用的色彩,九是彝族认为最吉利的数字,而黑虎在彝族心目中是镇山之宝,是保卫地方的大将军。财神庙的建筑结构奇异独特,工艺巧妙高超,故宫博物院研究员、古建筑专家单士元评价它“国内独一无二,古建筑之瑰宝”。
奎阁
奎阁又名苍圣阁,坐落于凤西书院左侧,始建于清道光十八年(1838年),光绪十三年(1887年)重修,系三重檐,八角攒尖顶木结构建筑。
鱼山济赈亭
鱼山位于织金县城东北郊,远望酷似僧家诵经伴敲的木鱼,故名鱼山。清代以来,山上建有黑神庙、藏书楼、济赈亭、且住亭、碧琉璃精舍等建筑。
东寺晚钟
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许多杰出人才。近代以来,织金先后走出晚清名臣丁宝桢、矿务大臣谌湛溪、地质学家丁道衡等著名人士,他们都以各自的造诣而蜚声国内。
苗岭朝晖
独特的喀斯特地貌,形成了织金境内溶洞、峡谷、瀑布等雄奇秀丽的自然风光。
织金洞世界地质公园
美轮美奂的织金洞
距县城20公里的织金洞,系世界地质公园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,享有“天下第一洞”之美誉。洞体高旷宽阔,已勘察长12.1公里,最宽处175米,最高处150米,规模宏大、气势磅礴。洞内岩溶堆积物类型丰富,千姿百态、奇异独特的岩溶景观,令人仿佛置身于一个奇幻的瑰丽世界。著名作家冯牧赞其“黄山归来不看岳,织金洞外无洞天”。
一米阳光——织金洞天生桥景区风光
距织金洞1.5公里的织金大峡谷,有保护完好的峡谷、天窗、天坑、天生桥、暗河、绝壁等地质遗迹,这里“水上水、洞上洞、桥上桥、天外天”的奇异景观被地质学家称为世界一流的喀斯特景观。
乌江源百里画廊
距织金洞3公里的乌江源百里画廊,是由乌江的两条源流穿梭于崇山峻岭之中而形成的壮美景观,两岸群山蜿蜒、雄奇险峻,山间湖水清澈、倒影沉碧。秀峰翠微、水光相映,形成了风光绮丽的绵延画卷。
织金瀑布
织金瀑布位于县城以东20公里,高55米、宽35米。苍山翠岭,银练飞瀑,豪情万丈,震人心魄。
苗族蜡染
织金少数民族人口占48%,长角苗族、彝族、穿青族等少数民族风情浓郁独特。长角发苗头饰、三眼箫、苗族射弩、蜡染、刺绣等民族民间艺术、工艺,独具一格,深受国内外专家、学者和游客的青睐。
营上古寨
位于织金县龙场镇的营上古寨,坐落于悬崖峭壁之上,是一个有着数百年历史的古村寨。特殊的地理格局,奇丽古朴的田园古寨风光,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。
贵州最大的高速公路枢纽互通——织金绮陌枢纽
近年来,一条条铁路、高速公路陆续建成开通,将大山深处的织金与外界更加便捷地联系起来,古城织金的未来越发充满盎然生机。(管晓彬 吴伟)
2016-11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