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> 学思践悟

“重勤俭”奉公持家,“培心地”惠泽桑梓

发布时间:2017-06-18     

重勤俭

家规第五条:“耕读之家勤俭尤为首务,必须饮食有常品,衣服有常式,室庐有常度……若子弟溺于骄奢,用度无节,必致事蓄无资,渐入邪路。”周馥祖父周乐鸣在他十余岁的时候勉励他说:“布衣暖,菜根香,诗书滋味长。”又告诫他说“人能吃苦,自然守分,自然励志向上,贫可致富,贱可致贵。”“他日纵富贵,仍要吃苦做事。不吃苦,虽富贵不能久也,可以我语传示子孙勿忘。”

池州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周胜良:

周馥虽然官居高位,但不忘祖父教导,清正节俭。他代理直隶布政使的时候,官吏送来五百两银子,说是“惯例银”,但他严词拒绝了。周馥任山东巡抚的时候,他夫人七十生辰,下属送寿屏的,只记录下屏上文字,东西都退了,僚友寿礼一概不收。

父亲是最好的老师,周学熙后来居官,亦廉洁自持,不敢有一毫分外之物,所办实业,亦以民生为志,不在于谋利。他勤于职守,任开平矿务局董事时,月薪仅六十余元,以十元为零用之费,以五十元寄家中,自奉不敢稍为浪费,家人亦勤俭持家,自食其力。偶有积蓄,也留待今后兴办实业投资之用。他常常告诫家人:“大富由天,小富由俭”。他将勤俭为本奉为治家之宝,不敢有半点侈靡。

培心地

家训第一条:“心为一身之主,身为一家之主。培心地即培家本也。人生世间,百物受用有尽,惟此善根无尽。”周氏后人之所以多诚惠桑梓,跟“培心地”这一家训有莫大关系。

周学熙曾经回忆,母亲吴太夫人性极慈祥,生平见贫苦人,施济如恐不及。其母曾经告诫周学熙说:“家乡山多田少,生计艰难,汝异日有力,必多办善举。”周学熙谨志不敢忘,他关心家乡建设,热心为家乡办学校、建医院、创讲习所、造大桥、筑河坝、辟义田、修文庙、护文物、捐资编县志等,做了许多泽被后世的实事,使乡人受益至今。1917年天津发大水时,他一边调集启新、开滦公司船只运送灾民到唐山暂避,一边倡捐义赈救济难民。1920年,河北、山东、河南等地大旱,灾民拖儿带女,衣衫褴褛涌进天津,处境十分悲惨,他见之十分同情和痛心,邀集同仁募捐义赈,设立粥厂收养4800余人,直到次年2月给资遣返原籍恢复生产。

池州东至周氏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姚北生:

周家几代人皆以忠厚慈善著称。他们秉承“自奉极薄,待人极厚”的品德,为当地做了很多好事。今天东至境内看到的洋灰坝、万善桥就是当年周氏家族为家乡人民所建。

【童声诵读】读书如尝食,甘苦在心领;一步一从容,即事即思省;久久心自明,豁然开万顷……

回望东至周氏家族,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正能量的周氏家规家训,始终是周氏子孙为人处世之根本,在时代的潮流中,在历史的岁月里,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。

 

 

2011-05-11